目前新建公路項目大多位于山區、丘陵區,地形變化大,其中高填方及陡坡路堤居多,耕地資源又極為稀缺,因此需要大量使用支擋結構以收縮坡腳確保邊坡的穩定。綠色加筋格賓擋墻是一種以鍍鋅覆塑綠色加筋格賓為主要材料的新型綠色環保的高邊坡防護形式,符合“安全可靠、經濟節約、技術創新、生態環保”的理念,近年來在國內得到了大力推廣。
工法原理
綠色加筋格賓柔性生態擋墻是一種將加筋土技術與生態恢復技術結合在一起進行生態環保護坡的支擋結構。其原理是將高模量的土工合成材料埋設到土體中,以此提高土體的抗剪強度并使土體具有抗拉性能,改變了擋墻內土體的應力應變場。
現場監理報驗
施工工藝
施工準備→測量放線→基底開挖→地基處理→循環施工(土工格柵、格賓體系分層安裝→分層回填土、壓實)→面墻綠化。
工法特點
(1)生態環保:對填充材料尺寸、形狀要求較寬松,可因地制宜地利用當地石料、砂性土回填;填充石孔隙置入土壤后,給植物生長提供了條件,利于生態恢復。
(2)經濟節約:對地基、石料材料要求較寬松,不需設瀉水孔和反濾層,施工簡便快捷,使其綜合造價較低。
(3)安全可靠:是介于剛性材料和松散材料之間的柔性材料,其高柔韌性使得結構能夠適應較大的不均勻沉降和無法預測的局部沖刷,結構可以自行調整,自行愈合。
(4)技術創新:是集加筋土技術與生態護坡技術于一體的創新型支擋結構。
本工程應用
G228陸埠互通及S319丈亭互通建設工程路線呈南北走向,北接勝山至陸埠公路《橫河至余慈界段》,往南跨過東溪線,以路基型式跨越杭深客運專線大山腦隧道,設置分離式長隧道穿過草籽崗,后經匯頭村、上錢家埠村、高地里村、新李家村,同時跨越蕭甬鐵路和姚江后,路線繼續往南經陸埠鎮郭姆村、五馬村、三房村,較后與在建杭甬高速陸埠互通相接,全長9.218公里。
根據施工部署,項目部選擇ZK24+160-ZK24+204段左側作為填方路基防護綠色加筋格賓擋墻的首段工程。ZK24+160-ZK24+204段路基左側,設置綠色加筋格賓擋墻,設計尺寸:擋墻底標高44.265m、頂標高56.675m、較高層數17層,構件共254套。
格賓擋墻典型斷面圖
綠色加筋格賓構件部件圖
質量要點控制
(1)鋼絲厚鍍鋅覆塑防腐處理,鍍層的粘附力要求:當鋼絲繞具有2倍鋼絲直徑的心軸6周時,用手指摩擦鋼絲,其不會剝落或開裂。
(2)網面抗拉強度50KN/m,綠色加筋格賓供貨單位需提供由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認證的檢測單位出具的網面抗拉強度檢測報告。
(3)綁扎鋼絲必須采用與網面鋼絲一祥材質的鋼絲,為保證聯接強度需嚴格按照間隔10~15cm單圈-雙圈連續交替絞合。同時為確保每個格賓單元底板平順不彎曲,需在底板末端打人2根鋼筋以拉緊底板。上下層格賓單元邊緣也必須絞合在一起,以保證所有格賓單元構成一個連續穩定的整體結構。
絞邊示意圖
(4)鍍層重量:鍍鋅覆塑綠色加筋格賓網面鋼絲鍍層重量應在織好的網面中取樣進行測試,其較小鍍層重量要求不少于原材鋼絲較小鍍層重量的95%。
(5)格賓單元面板質量控制:利用通常的緊固工具將金屬支架旋轉至指定角度后固定在底板,確保外面板與底板呈設計角度65°。沿路線方向依次擺放格賓單元,必須保證外面板在同一平面上。
TEL1
TEL2
微信掃一掃